Nginx是高性能轻量级WEB服务器的优秀代表,由于其提供HTTP代理和反向代理,负载均衡,缓存等一系列重要特性,从而广泛应用于当今的Web后端服务之中,而且各大互联网公司也都在重度使用,所以作为一个开发者,学会Nginx的使用和配置很有必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从一份示例配置清单开始,来简单梳理一下Nginx服务器的各种常见配置指令的作用和用法。
话不多说,上菜!
这里直接画一幅图就一目了然了,几个大的配置模块看得就很清楚。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包含以下几大部分内容:
该部分配置主要影响Nginx全局,通常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该部分配置主要影响Nginx服务器与用户的网络连接,主要包括:
这里给出了一份简要的Nginx配置清单举例:
配置代码如下:
user nobody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3;
error_log logs/error.log;
pid logs/nginx.pid;
events {
use epoll;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sendfile on;
keepalive_timeout 65;
server {
listen 8088;
server_name codesheep;
access_log /codesheep/webserver/server1/log/access.log;
error_page 404 /404.html;
location /server1/location1 {
root /codesheep/webserver;
index index.server2-location1.htm;
}
location /server1/location2 {
root /codesheep/webserver;
index index.server2-location2.htm;
}
}
server {
listen 8089;
server_name 192.168.31.177;
access_log /codesheep/webserver/server2/log/access.log;
error_page 404 /404.html;
location /server2/location1 {
root /codesheep/webserver;
index index.server2-location1.htm;
}
location /srv2/loc2 {
alias /codesheep/webserver/server2/location2/;
index index.server2-location2.htm;
}
location = /404.html {
root /codesheep/webserver/;
index 404.html;
}
}
}
接下来就对照这份示例配置清单来详细剖析一下配置文件中几个主要指令的含义及用法。
配置项格式:user user [group];
如果user指令不配置或者配置为 user nobody nobody ,则默认所有用户都可以启动Nginx进程。
这是Nginx服务器实现并发处理的关键配置,配置项格式为:
worker_processes number数;
按照上文中的配置清单的实验,我们给worker_processes配置的数目是:3,启动Nginx服务器后,我们可以后台看一下主机上的Nginx进程情况:
ps -aux | grep nginx
很明显,理解 worker_processes 这个指令的含义就很容易了
配置项格式:error_log file [可选日志级别];
由于Nginx进程是作为系统守护进程在后台运行,所以该选项用于自定义配置PID文件的保存路径。
配置项格式:pid file;
配置项格式:use model;
配置项格式:worker_connections number数;
该配置主要用于引入其他或者第三方的Nginx配置文件到当前的主配置文件中
配置项格式:include conf_file;
配置项格式:accept_mutex on;
说到该指令,首先得阐述一下什么是所谓的“惊群问题”。就Nginx的场景来解释的话大致的意思就是:当一个新网络连接来到时,多个worker进程会被同时唤醒,但仅仅只有一个进程可以真正获得连接并处理之。如果每次唤醒的进程数目过多的话,其实是会影响一部分性能的。
所以在这里,如果accept_mutex on,那么多个worker将是以串行方式来处理,其中有一个worker会被唤醒;反之若accept_mutex off,那么所有的worker都会被唤醒,不过只有一个worker能获取新连接,其它的worker会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这个值的开关与否其实是要和具体场景挂钩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系统的吞吐量。Nginx默认打开了accept_mutex,也算是一种保守的做法。
配置项格式:multi_accept off;
MIME-Type指的是网络资源的媒体类型,也即旺球体育在线请求的资源类型。
配置项格式: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type类型;
可以用cat mime.types 来查看mime.types的文件内容,我们发现其就是一个types结构,里面包含了各种浏览器能够识别的MIME类型以及对应类型的文件后缀名,如下所示:
配置项格式:
access_log path [format];
配置项格式:keepalive_timeout timeout [header_timeout];
配置项格式:
sendfile on;
配置项格式:
实际举例:
listen 192.168.31.177:8080; # 监听特定IP和端口上的连接
listen 192.168.31.177; # 监听特定IP上所有端口的连接
listen 8080; # 监听特定端口上的所有IP的连接
配置项格式:server_name name1 name2 ...
实际举例:
server_name ~^www\.codesheep\d+\.com$;
至于基于IP的虚拟主机配置就更简单了:
配置项格式:server_name IP地址
配置项格式为:location [ = | ~ | ~* | ^~ ] /uri/ {...}
uri前面的方括号中的内容是可选项,几种常见的情形如下:
配置项格式:root path;
当然,也还可以通过alias指令来更改location接收到的URI请求路径,指令为:
alias path; # path为修改后的根路径
配置项格式:index index_file ......
作者个人博客:www.codesheep.cn
前置条件:需要编译 ngx_http_headers_module 模块,才支持 header 头信息操作,add_header意思为将自定义的头信息的添加到响应头,可以声明多个 add_header 指令
php-fpm采用master/worker架构设计, master进程负责CGI,PHP公共环境的初始化及事件监听操作。worker进程负责请求的处理功能。在worker进程处理请求时,无需再次初始化PHP运行环境,这也是php-fpm性能优异的原因之一
通常情况下:Nginx采用多进程模式,每个woker进程拥有一个主线程去响应处理多个用户请求;同时Nginx支持使用AIO线程池去读取和发送大文件,避免woker进程被堵塞。
使用情境:我想输入www.abc.com/a/1后,实际上是跳转到www.abc.com/index.php/a/1,配置Nginx.conf在你的虚拟主机下添加:如果你的项目入口文件在一个子目录内,则.
现在的网站支持Https几乎是标配功能,Nginx能很好的支持Https功能。下面列举一个配置同时支持Http和Https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既然选择使用Https,就是为了保证通信安全,那么就没必要再用Http进行通信了。
apache是多线程或者多进程,在工作的时候,当来了一个http响应,一个进程接收(listen)–>识别处理—>返回请求,在此过程中,一个进程全程跟踪处理,apche 对于套接字的I/O
nginx访问出现504 Gateway Time-out,一般是由于程序执行时间过长导致响应超时,例如程序执行需要90秒,而nginx最大响应等待时间为30秒,这样就会出现超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致:
开启Gzip:给Nginx上 ngx_http_gzip_module 这个模块,用 nginx -V 命令查看 configure arguments 是否有,没有的话需要编译加载这个模块;给文件做缓存:图片文件,字体文件,js和css都是些可以用来缓存的文件
Nginx提供了专门的gzip模块,并且模块中的指令非常丰富。gzip : 该指令用于开启或 关闭gzip模块。gzip_buffers : 设置系统获取几个单位的缓存用于存储gzip的压缩结果数据流。
一个ECMAScript标准的制作过程,包含了Stage 0到Stage 4 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提交至下一阶段都需要TC39审批通过。本文介绍这些新特性处于Stage 3 或者Stage 4 阶段,这意味着应该很快在浏览器和其他引擎中支持这些特性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